今年以来资金涌入债市,债牛行情加速,但近期债市受多因素作用下波动加大。机构指出,近期监管加强了对国内债市交易的监管,监管干预主要是为了放缓债券收益率下行速度,并防止过度投机行为。从中长期来看,债市向好的态势并未改变。 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带来的负反馈可能性?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理财产品投向流动性更强资产的配置比例不断提高。而2022年末债市波动导致理财产品破净赎回潮后,机构加大了风险管理,理财投资者投资行为也更理性,因此当前理财市场风险整体可控,引发理财赎回潮风险不大。此外,近期调整幅度虽然较大,但安全边际还在,理财产品破净率并未上升。 债市交易监管加强,防止过度投机行为 中国国债收益率触及三周高点,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8月5日以来分别上涨10个基点,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今日表示,或因加强了对国内债市交易的监管。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8月8日表示,江苏四家农商银行在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涉嫌操纵市场价格、利益输送,协会已启动自律调查。8月5日,四大行成为国债市场主要卖出力量,债市出现调整。此前央行数次提示长端利率风险、认为收益率可能过低。 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及“一些资管产品的长债配置增多,……未来市场利率回升时,相关资管产品净值回撤也会很大”,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监管意在警告银行理财资金过度拉长久期、特别是一些资管产品为提高收益而加杠杆买债可能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根本目的在于防范利率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性。 “债券收益率下行也不利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因其会对银行净息差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削弱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瑞银财富认为,央行担心长端债券收益率快速下降(年初至今已下跌30-40个基点)、以及市场快速调整带给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监管的近期干预主要是为了放缓债券收益率下行的速度,并防止过度投机行为。 中期来看,瑞银财富认为,收益率仍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考虑到经济增长依然冷热不均,且美联储下半年有望开启降息周期,这为中国央行提供了更多降息的空间,并可能允许收益率进一步走低。 中加基金固收团队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债市向好的态势并未改变。首先,国内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货币政策整体保持合理充裕,这为债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次,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或将逐渐转向宽松,这将进一步减轻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制约,为债市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期视角下,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环境未发生明显转变,资产荒格局或将延续,本次调整是市场波动的正常体现。不过当前央行借券和卖券量价信息不明,短期内对长端的交易仍需谨慎”,中加基金固收团队还强调。 理财总体风险可控,没有达到负反馈水平 央行近日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辟出专利《资管产品净值机制对公众投资者的影响》,对今年长债利率下行情况下产品净值走高背后的风险进行提示,并以2022年银行理财大规模赎回潮为例。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主要是债券等固收类资产,净值化管理后,资产收益会实时反映到净值上”,冯琳解释道,当利率大幅反弹时,债券价格下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下降,并面临“破净”考验。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一旦债市剧烈调整造成“破净”,投资者可能会大规模赎回产品,进而触发理财及银行对基金的赎回,最终形成债市“赎回-下跌”的负反馈循环,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累及投资理财产品的居民财富。 在当前债市波动加大情况下,如何看待债市调整带来的负反馈可能性?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当前理财市场风险整体可控,引发理财赎回潮风险不大。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指出,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居民消费和投资趋于谨慎,因此理财产品投向流动性更强资产的配置比例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2024年6月末,现金和银行存款占理财产品总额的比例由2022 年末的18%升至25%,而同期债券类资产(债券和同业存单)的占比自64%降至56%。此外,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偏好也有所降低,选择一级(低风险等级)和二级(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占比自 2022年末的88%升至2024年6月末的 94%。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截至2024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向债类资产的占比达到44%,因此短期债券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会加大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薛慧如认为,但是2022年末债券市场大幅波动导致理财产品破净赎回潮之后,各家银行都加大了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和风险管理,总体风险应该可控。 冯琳指出,今年以来持续的“债牛”带动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走高,近期调整幅度虽然较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理财产品破净率并未上升。“近期债市调整主要与央行指导大行卖债并释放强监管信号有关,而从中长期视角看,债市整体趋势尚未根本性逆转,调整即被视为加仓机会,叠加资产荒依旧,债市仍然存在较强买盘支撑。” 东吴固收李勇也表示正规配资平台咨询,自2022年四季度理财出现赎回潮后,理财明显降低了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重,转而增加了现金及银行存款比例。理财产品对抗债券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且理财投资者已逐渐适应产品净值化后的波动情况,预计投资行为将更加趋于理性。据其测算,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行后,将在2.2%-2.3%的区间内波动,没有达到造成负反馈的水平。 |
本站消息,7月5日立讯转债收盘下跌0.24%,报112.42元/张,成交额4105.28万元,转股溢价率65.8%。 资料显示,立讯转债信用级别为“AA+”,债...
本站消息,4月26日广电转债收盘上涨7.14%,报158.07元/张,成交额8.04亿元,转股溢价率183.7%。 资料显示,广电转债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
(原标题:曲美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珠海市恒大海泉湾置业有限公司相关合同纠纷) 根据天眼查官网统计信息发现,2024年新增曲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与珠海市恒大海泉湾...
当地时间周五,美股收涨,道指涨0.72%,标普500指数涨0.54%,纳指涨0.65%。市场焦点转移至美联储下周将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对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的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赵方园)4月6日,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原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在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气候投融资涉及的数额非常...